不知你(or妳)去看過貓熊(or熊貓?)了沒?

雖然我個人認為貓熊來台是政治面的因素居多,但也間接吸引了我的目光投向木柵動物

園,但除了剛來的貓熊與曾經沸騰一時現卻已漸被淡忘的無尾熊之外,或許你也跟我一樣

幾乎遺忘了動物園裡還有台灣的珍稀動物”台灣黑熊與梅花鹿”…。






回想起最後一次去木柵動物園,應該是在大學時期了,但唯一還留在腦海中的影像卻是一

隻黑猩猩被關在一間不大不小的鐵柵欄內,一邊大便,還一邊用手接著自己的大便往嘴裡

送,當初無知的自己還以為這是黑猩猩的自然行為!對照著最近的電視新聞的報導,木柵

動物園內,被圈養的台灣黑熊會一直重複著繞圈、晃腦、踱步等刻板行為連續好幾個小

時,然後眼神呆滯地呆坐。而不明究理的遊客對於黑熊的異常行為,反而嘲笑牠吃了「搖

頭丸」!而這便是自稱提供動物保育與生命教育的公立動物園所應該要傳達給我們的動物

福利知識?!
~ I don’t think so!!

何謂”動物福利”?
 
根據台大獸醫系葉力森教授的解說
 
「動物福利常常不能以我們直覺上對「殘忍」和「仁慈」的概念來理解,因為痛苦不

一定是殘忍造成的,而且通常不是
。有許多動物所承受的痛苦,是因為人類缺乏知識

或出於疏忽,而並非蓄意行為所造成。動物福利的最高目標,是達成一種站在動物立

場上理想的公正、公平,
而非僅僅是出於人類的善心美德或施捨。
 
再依據1965年布蘭貝爾委員會在呈給英國政府的報告(Brambell Committee Report)中提

出「應賦予動物某些特定自由」的想法,
被視為動物福利的最低標準。這五大自由在評估

動物生活環境上相當有用,五大自由簡略定義如下:
 
※免於飢渴的自由 此項基本需求可藉由取得新鮮飲水及食物以維持完整健康與體力來滿足。
 
※免於氣溫與生理不適的自由: 可藉由提供適當環境,包括遮蔽及舒服的休息區域來滿足。
 
※免於傷害,疾病與痛苦的自由: 欄舍設計應盡量減低可能使動物受傷的危險,避免動物受傷或生病,並在動物受傷或生病時給予立即診斷及治療。
 
※免於恐懼與緊迫的自由: 可藉由避免造成動物心理上受苦的環境和對待方式達到滿足。
 
表現正常自然行為的自由: 應提供動物充足空間、適當設備以及使社群動物有同
                          種的同伴以使動物表現正常行為。
 
這五項自由淺顯易懂,應該不需要我多做註解,簡而言之,若我們能理解到這些依靠著我

們生活的動物正與我們分享著同樣的生活,所以這些同伴動物應該也要擁有被尊重的權利

時,我們的一些行為就會變得“更人道”。


所謂“更人道”,也就是說人類在對待動物時,應該要“更動物道”~~依動物的

需求,而不是依人類的需求做為行動準則
。因為,動物跟人一樣有牠們的「社會生

活」,也有他們出於自然的本能,以及擁有「感覺和感情」!
 
舉例來說,根據這五大動物的需求,英國小學老師在進行會涉及到動物(包括微小生物,

如昆蟲)的課程時,還會透過跟兒童的共同討論,建構相互之間的學習倫理。這些倫理原

則包括:

※為了避免動物進入陌生環境而感到緊迫,儘量不帶寵物進入教室 

※為了避免干擾動物的生活,在觀察動物時,儘量輕聲細語、動作輕盈

※尊重動物與自然,不捕捉或收集動物,即使移動樹枝或是樹葉,也要儘量恢復
原狀 … 等等。
 
這樣的人道教育是否更能引導兒童學習對生命的尊重!反觀我們從小到大的教育除了教我

們怎麼應付考試之外,又傳授了我們多少有關動物福利與生命教育的知識呢?!提倡注重

動物福利似乎已是老生常談,但對於我們自己養的狗(或貓、或兔子…)我們又真正的做

了多少?!

就讓我們從「不關籠」與「每天多溜他半小時」開始吧!
 
 
By 瘦子
 
 
P.S. 關於木柵動物園的議題,強力建議延伸閱讀「台灣動物社會研究會」的研究專文
     http://www.east.org.tw/that_content.php?s_id=8&m_id=52&id=106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寵物夢公園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3)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