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威龍:「聽說妳的許多朋友都不見了!」




 
沙威龍:「別傷心!我們來當妳的好朋友了!」



以下是瘦子與貓結緣的故事~

曾經也是個怕貓之人!即使已當流浪狗中途多時,仍是無由來地怕貓,或許是小時候聽了太多的鄉野傳說,造成心中對貓存留的刻板印象吧!記得數年前,即使已有過幾次接待兇狗的中途經驗,但在家門口看到一窩未開眼的小貓時,卻仍慌張得不知所措。所以,我很能理解有些人就是怕貓的心理。對當時的我而言,與狗相處可是比與貓相處容易太多了。所以出國前,還特地去了趟獸醫院,向醫生要求注射狂犬病疫苗時(因為怕到美國後,還是會忍不住碰流浪狗,所以有可能被咬傷,而美國仍是狂犬病的疫區),還被獸醫取笑了一番,因為狂犬病的疫苗是供狗使用的,人應該打的是破傷風疫苗…Orz。

到了美國,這數年之間,沒再撿過流浪狗,不是不去撿、而是撿不到!這數年間從賓州小鎮到紐約大蘋果,我竟然沒在街上看過一隻流浪狗!真的!一隻都沒有!(我當然了解並不是美國都沒流浪狗,只是我真的一隻都沒見到)或許也正因為如此,使我強烈想與動物接觸的熱情無處宣瀉,所以我開始到州立的動物收容所當義工,開始餵養宿舍邊的松鼠、花栗鼠、臭鼬,甚至和同學去搶救困在國家公園垃圾子母車中的浣熊…….。直到有一天深夜,接到同學的緊急電話,說他家廚房出現一隻似狗像貓的動物,希望我們去幫忙。當我們抵達時,才發現她其實是一隻如台灣土狗一般大的黑貓(哇!還真的沒看過那麼大隻的貓!)她個性溫和,相當親人,自在地擺動著她龐大的身軀在客廳閒逛,毫不客氣地吃著我們幫她準備的食物。幾天之後,我們幫她找到她的主人,並將她送回家。從此,我不再怕貓,開始餵食在宿舍旁樹林裡的野貓、開始養貓、開始當貓中途,開始幫忙送流浪貓、開始深刻體會到養貓與養狗各有不同的樂趣。

而另一個與貓結緣的故事,亦是發生在美國時。在賓州時,認識了一對美國老夫妻,相當和藹可親,在當地算是望族,屋前屋後都有廣大的草坪,後院連著一座森林。家中雖然沒有豢養任何動物,但太太每天都會為每天來報到的各種動物準備食物放在庭院中,有鹿、有鳥、有松鼠、有浣熊等,雖然老太太餵食這些野生動物已有相當時日,大致上來說也都很美好,唯獨春秋兩季跳蚤壁蝨繁殖期,兩人深受其擾,即使頻繁噴灑藥劑於環境亦效果不彰(不是只有貓狗會帶來跳蚤壁蝨喔!其他類昆蟲動物都有可能帶來跳蚤壁蝨,如老鼠、蟑螂、甚至人類)。在忍無可忍後,兩夫妻經人介紹轉而求助獸醫,而那位獸醫的獨門秘方竟然是建議夫妻兩“養一隻貓”!!其原理則在於,跳蚤壁蝨喜歡寄宿於體溫較高的動物體身上,而貓的體溫高於人類,故在同一環境中,跳蚤壁蝨反而會跳離人體轉而寄宿於貓咪身上,而我們只需定期為貓咪施點除蚤藥,便有了一個活動的除蚤器於家中活動。後來,老夫妻總共養了3隻貓,卻從此未再受跳蚤壁蝨所擾。

最後,日前從新聞中得知了有關淡水街貓的消息及相關後續發展後,原本義憤填膺地寫了一篇抗議文,但後來發覺,反抗與敵對於事無補。反對的商家與政府單位依然選擇坐視這些動物喪失生命,也不願意相信能有和平共存的方法。故,就我個人而言,相當支持胖子所提議的以正面的方式來解決淡水商家與街貓的衝突。(詳情請參考以下連結)

http://blog.sina.com.tw/tunmei/article.php?pbgid=12247&entryid=579422
http://blog.sina.com.tw/tunmei/article.php?pbgid=12247&entryid=580394

讓我們以行動來說服他們,街貓與商家和平共存的計劃是可行的、淡水街貓真的有潛力成為淡水地標,近而為淡水帶來觀光收入。

夢公園一直避免被誤會為動物收容所或流浪動物的激進份子,故亦特別注意任何有關流浪動物的行為與言詞。雖然我們無法以官方身份參與,但任何該做的事還是必須做,淡水街貓的串連活動就是其一。因此,在此呼籲大家一起來幫助這些身處所謂文明社會裡的弱勢族群,讓我們以正面的方式來證明不是每每遇到這類問題都必須引起衝突,抗議、抗議、再抗議。希望有部落格、有網站的朋友幫忙在部落格或網站中設立“有貓淡水”的貼紙連結,或幫忙公佈與轉貼有關11月8日的活動,希望11月8日當天,大家攜老扶幼,呼朋引伴,一同去淡水老街一日遊,到有河Book門口看一看,擠不進去也沒關係,大家幫忙捧人場,看看貓,或幫忙發貼紙,貼貼紙,貼著“有貓淡水”的貼紙到其他商家大肆消費,讓淡水的商家,淡水的政府官員看到有多少人願意因為“淡水有貓”而到淡水。

By 夢公園 瘦子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寵物夢公園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